1.四歲兒子經常發脾氣,我都不知道怎樣跟他溝通和相處?

了解孩子發脾氣的秘訣有兩點:一是情感的理由,例如孩子的東西被別人霸佔、弄壞,或是功課被劃花了;另可能孩子有其他情緒問題,如年紀大的孩子可能遇上令他感覺羞恥、焦慮或內咎的事情,當這些負面情緒不能夠正確地發洩出來,尤其是不懂得怎樣向父母表達,那麼他心中便很容易引起抑鬱情緒。二是孩子有些需要未獲滿足,例如他有些心願、想要某些東西、想去某個地方,或者被別人侵犯了,父母要小心評估情況,作出彌補或滿足。

要留意的是,父母處理孩子發脾氣時經常有以下三種錯誤的態度:
- 父母以進攻姿態對付孩子,簡單來說就是以暴易暴
- 父母採取嚇怕了他的態度,任由孩子擺佈
- 父母漠視孩子的憤怒,任由他把怒意發洩

這三種態度都不是適當處理孩子發脾氣時的方法。適當做法是:首先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憤怒,切勿要求他把怒氣強忍心中;其次是容許孩子適當地發洩他的怒氣,包括不太過分的發洩,因為他們的情感及表達方法並未成熟,所以有時候發脾氣是在所難免的,父母應該適當地容許他們。最後父母要弄清楚,是甚麼事情導致孩子憤怒或生氣,要從問題的源頭去解決。

2.三歲女兒至今仍不肯說話,醫生說她有成長障礙。甚麼是成長障礙?

孩子的成長障礙可按診斷分為很多種類,但概括而言可以分為兩大類:

一.成長速度遲緩:典型的例子是智障的孩子,他們的智能、說話及社交等各方面的成長都是較緩慢,如他們四歲大,但各方面發展只相等於一個兩歲大的幼兒。

二. 成長發展有偏差:以自閉症的孩子為例,他們可能說很多說話,發音亦不錯,但他們只是鸚鵡式的說話,即是他只會重複說著他所聽到的句語,卻不帶著意思的。此外,在理解方面都出現問題,這個理解不只是指說話含意,也包括手勢和表情。這些孩子對父母的表情、身體語言不太明白,如父母張開雙手,表示想要抱他,一般孩子會有即時反應,但自閉症孩子卻未必懂得,甚至完全沒反應。

父母應及早為這些子女尋找正確的診斷。孩子愈早接受訓練,他們能夠改善的程度便愈高。相反,延誤診治的時間愈長,不但令孩子失去接受適當訓練的機會,而且要消除他養成的不良習慣也會比較困難。

3.我的孩子自從上學後經常不開心,有甚麼原因?

孩子會有很多原因導致他不開心,例如缺乏父母關懷,或需要未獲滿足等,但亦有些孩子是看似不開心,但其實並非真的不開心。每個孩子與生俱來都有脾性,即所謂性情。有些孩子很隨和,很容易相處,但有些孩子則容易發脾氣、鬧彆扭、及情緒激動,而這些情形在幼兒階段特別明顯。

這些孩子在嬰兒階段會吃不安、睡不甜,少少風吹草動也會受驚嚇和愛哭等。當他們年長至幼稚園階段時會容易鬧情緒,父母不察覺會以為孩子有心事,以致自己心情也沉重起來。同樣地,因為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心情,他會變得更加心事重重,於是由並非不開心,變成真的不開心,形成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惡性循環。

父母必須清楚了解子女。如果子女的性情比較複雜,父母需要把問題看透,也要無條件的接納他們。不過,父母也不用悲觀,因為時間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的靈丹妙藥。當孩子逐漸成長,他的性情也慢慢發展成熟,當他的性情穩定下來時,便不會再有大礙。

4.兩歲的女兒經常不聽話,我打算把她送上學,對她有沒有不良影響?

不是每個兩歲多的孩子都適合上學,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是需要依附父母,才感到安全。所以要在成長角度上為孩子多想一想。此外,我們也要從孩子的性格作考慮。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外向,他們年紀很小時已可以離開家裏好一段時間;有些孩子較內向,在他兩歲多的年紀時如與家人分開太長,例如上學,他的內心會產生很多焦慮。不過,一般三歲多的孩子已比較成熟,哪怕孩子是內向,他的成熟程度也足以補救這些焦慮。

很多父母因為年幼子女頑皮、不聽教而提早把他送上學,好讓他在學校多與小朋友接觸,以為對他的成長會較好。其實父母必須明白孩子在家中「不聽教」的關鍵在於他還年幼,有很多事情做不來,包括控制自己情緒、待人接物和自制能力等,但這並非表示他是頑皮搗蛋。此外,他的頑皮和不聽話可能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,這反映出孩子內心的不安。當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,他有時會本能地去做一些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。如果父母誤解了這個訊息而把他推得老遠,孩子的不安會變得更嚴重。所以父母應多加反思:究竟孩子需要的是甚麼,而不是把他推到幼兒園去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5.幼兒上學多會哭鬧一番,這與分離焦慮有甚麼關係?

很多父母都有這個經驗:孩子第一天上學時多會哭鬧一番,又或者不肯上學。這種情況雖然很普遍,但卻帶出一個很重要概念:幼兒與父母分離的焦慮,即是他們離開父母時,他們的情緒會表現得很焦慮。這是幼兒成長階段一個最重要的心理困擾。

嬰兒甫出世至六個月左右,他是不認得父母的。基本上,只要他吃得飽,誰抱他也可以。由六個月開始,他會選擇性依附,誰接觸得他最多,他就會對誰發生一如父母的感情,並要依附這個人,他才有安全感。相對來說,他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會產生焦慮,有時甚至感到恐懼。

導致幼兒有分離焦慮和恐懼的四個因素:
1. 幼兒年紀愈小,愈會感到驚慌
2. 幼兒與父母距離愈遠,他便愈會感到恐懼
3. 幼兒與父母分離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他的焦慮情緒
4. 幼兒是否感到其他威脅,如陌生人、陌生環境,幼兒的分離的焦慮會更加大

分離焦慮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若父母順其自然的話,幼兒的焦慮會慢慢減弱,但減弱時有一個先決的條件,就是幼兒與父母能否建立一個鞏固的親子關係。即是幼兒在半歲時開始選擇性依附父母,而父母對幼兒有適當的反應,給予幼兒適當的安全感,跟著便可以建立鞏固的親子關係。這個親子關係建立後,幼兒的分離焦慮便會開始減弱,猶如把父母帶在心中,內心擁有安全感。哪怕去到陌生環境,他也不容易產生焦慮情緒。

父母在幼兒的分離焦慮問題上如處理得不適當,親子關係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,影響幼兒的一生。因為建立親子關係的時機過後,幼兒心裏對父母的疏離或怨懟,會使他與父母顯得格格不入,到要改善時便困難多多了。

6.父母應否讓二歲多幼兒上學?

基本上,幼兒兩歲時的分離焦慮仍然很強烈,,他們跟三歲孩子不同之處,就是他們與父母建立的親子關係未夠成熟,這個時候送他們到幼兒園並非不可以,只是要多看幾個因素:

1. 幼兒的性格:若幼兒的性格是較內向和敏感,這個年紀送他到幼兒園,情況會較糟;如孩子性格較外向,情況會很不同。
2. 幼兒與父母的關係:如之前的親子關係是若即若離,父母無暇理會幼兒,他的分離焦慮會較一般人強烈。在此情況下送他去幼兒園,他的焦慮會更變本加厲。
3. 幼兒自小沒有機會接觸陌生人:香港很多所謂核心家庭,父母出外工作後,幼兒除了傭人及老人家外,很少機會接觸外人。當他突然去到陌生地方,如幼兒園,他會容易感到驚慌。相反,如果父母與幼兒所培養的感情和關係良好,幼兒到了三歲時,其分離焦慮已經開始減弱,需要短暫時間便能適應。

所有父母都記得幼兒三歲上幼兒園時都會哭喊,問題是哭多少天。這是每個幼兒的性格問題,有些幼兒哭的時間會長些,有些會哭鬧一、兩天,或一兩個星期。基本上來說,幼兒到了三歲便可以上學,但重要的條件是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。

7.為甚麼我兩歲多的幼兒動不動便發脾氣?

導致幼兒容易發脾氣有六個可能性:

1. 性情:性情是與生俱來的,有些幼兒比較隨和,有些人卻比較情緒容易激動。
2. 性格:有些幼兒的性格比較執著,也容易與父母對著幹。
3. 成長速度:原來情緒、人際關係都是成長的一部分,有些幼兒成長比較緩慢,雖然兩歲多,但他的情緒和人際關係的成長可能比其他幼兒緩慢。
4. 健康:如幼兒身體健康出了問題,他的情緒行為也會受影響。
5. 情緒:幼兒有情緒問題,原因往往是由於親子關係出了問題,或幼兒太苦悶所致,如父母忙碌,幼兒缺乏父母的愛護,也欠缺各種玩具及活動的刺激等。
6. 有過度活躍症:這些幼兒通常會比較易激動。

8.五歲女兒很「黐身」,總不喜歡我跟別人說話,她是否有問題?

「黐身」的孩子並非不正常,也是幼兒階段一種常見的現象。有些孩子很愛「黐」父母,有些則不著緊,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正常變異。一如人有高矮肥瘦,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關係也有一些範圍。有些孩子比較輕描淡寫,有些喜歡「黐纏」些。從年紀看,幼兒階段的孩子仍然有選擇性依附,他們會選擇性地去「黐」,一般對象當然是父母及經常與他相處的人。選擇性依附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過程,因為藉著這個過程便培養出親子關係。

其次孩子在這個年紀會很自我中心,但不是自私自利,只顧自己那種,而是正常的心理階段,例如媽媽觸摸別的孩子,她會不高興,只要程度不過分,這種表現其實是正常的。

第三,從孩子的性格因素看,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,比較「黐身」及比較敏感,這些孩子一般都是比較「黐」父母。所以從這些因素看幼年孩子「黐身」不一定是孩子有問題。

9.對父母不「黐身」的孩子有沒有問題?

對父母不「黐身」的幼兒很大程度在心理上有問題,原因如下:
1. 完全不「黐」父母:對幼兒來說,有沒有父母沒有分別,他甚至誰都不「黐」,反映他心裏有嚴重情緒或成長困擾。

2. 非選擇性依附:幼兒對待父母或陌生人都沒有分別,任何人都可以「黐」。許多名著都有描繪這種情景,如查理士狄更斯描寫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便是很好的寫照。那時候的孤兒院不曉得甚麼是心理,把一群孩子放在一起,純粹是為了集體照顧,沒有一種感情的培養。當這些孩子遇見陌生人就會「黐」上去,因為他們需要一些如父母般的感情。所以如果孩子有一些非選擇性依附,父母不要以為孩子的社交能力很強,其實很可能是他有心理困擾。

3. 一些獨特的成長障礙:如患自閉症的孩子,父母雖然很愛他們,但他們卻不理會父母,這是兒童精神科常見的情形。家長如果自問很疼惜孩子,但孩子總是不理睬父母,又或者不能分別父母與陌生人,父母要考慮孩子是否有自閉症的問題。

還有一個重點,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建立等同與任何人的人際關係建立,是雙向的。所以如果在幼兒階段產生與父母依附的問題,我們不要忘記問一個問題:自己對子女的感情如何?如果反思得出一個結論是對孩子是沒有感情、很冷漠、很疏離,這也會是一個嚴重的孩子不「黐」自己的原因。

10.為甚麼三歲幼兒不愛吃東西,而要人餵食才肯吃?

談到進食習慣,特別是兩、三歲的幼兒,一向都是父母感到棘手的問題。很多家長誤解幼兒進食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必然程序,卻想不到如處理不當,足以影響幼兒的正常心理成長和親子關係。

大部分父母都是疼愛孩子的,但關鍵在於父母切勿從自己作出發點。父母通常只是基於一個信念:「我很愛我的孩子,我認為他應該做到這樣和做到那樣……」,但他們卻忽略了三個重要的問題:

1. 我的孩子有甚麼感情上的需要?
2. 我要用哪種適當方法來栽培他?
3. 現在教導他的方法會否造成感情和親子關係的創傷?

即是說,我們會發覺由自己作出發點的心願,其實可能是行不通的,心裏想得對,但方法卻錯了。

父母如何利用以上三個要點去了解幼兒的需要?幼兒需要其實是很基本,包括: 吃、喝、睡覺、保暖和大小便的處理等。不論父母對子女的愛心如何大,都是透過這些日常生活令子女去感受。就以進食的情況看,父母的出發點是希望孩子吃東西,快高長大,希望孩子學習餐桌上的禮儀,還要學習自立。父母的出發點並沒有錯,但從孩子的心理需要來看,他不只是需要吃得飽,還需要感覺得到父母對他的疼愛,及他要感到安全感。所以有時候,孩子會當面對保母或老師時,會自己吃東西,但和父母一起的時候,他們變得愛撒嬌。幼兒要母親餵食,並不是因為他懶惰,也不是他不肯學習獨立,而是因為他心理上需要父母的疼愛。若父母不了解這點,便會加以怪責,結果造成孩子心靈上的創傷。

11.為甚麼四歲孩子經常欺負妹妹,妹妹要甚麼他便搶甚麼,但另一方面他又很疼妹妹,不准別人欺負妹妹?

看來這個四歲孩兒不像四歲,而是像「特大」碼的嬰孩。從一個普通四歲的孩子來說,他們的成長發展已有一定的基礎,如當他們有情緒困擾時,他們不會隨便打人、咬人,而是會講出來。因為他們已有一定程度的自制能力和表達能力。當他們被冒犯時,會學懂告知別人,孩子經常「向老師告發」或是「告訴爸媽」便是一例。這些表現反映他們已學曉控制自己及適當地保護自己,而不會動輒打人。而且,一個普通的四歲孩子已學曉用說話表達自己的心願,如「我想要這樣東西,爸媽你買給我。」而不會想要就去第一時間去搶別人的東西。基於這幾點,這個四歲孩子很像一個未長大的嬰兒。

至於孩子為何會這樣,其中一個原因跟與俱生來因素有關。孩子的性情是與生俱來有其特點,有些隨和,有些易發脾氣,但關鍵不存於容易發脾氣的孩子容易變成未長大的嬰兒,而是很多時父母不懂得處理,一是過於遷就,一是用高壓方法支配,又或是不加理會。這些方法只會產生惡性循環。如果家中的孩子是這樣,父母也不需要消極和悲哀的,因為性情是會隨著日子成長而慢慢改變得調和起來的。

12.除了性格因素外,還有其他導致小孩子成為「超大碼BB」 的因素嗎?

導致孩子成為「大BB」,除了父母不適當處理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因素外,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懷也是重要原因。簡單來說,就像一個在感情和心理上得不到滿足,甚至「飢餓」的孩子,當他見到想要的東西時便去搶,發脾氣,甚至無理發洩。所以父母了解孩子問題時,應該要檢討自己培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有問題,又或是否有照顧不足之處等。

此外,在幼兒期還有兩個很常見的原因:第一個原因是過分控制孩子,即任何事都很機械性,仿似行軍般,令孩子有壓抑感覺,並產生反叛。當壓抑的人不在身邊時便會發洩出來,所以父母若以一些比較壓抑的方法照顧孩子,當父母不在家而孩子由別人照顧時,孩子便會把不滿情緒發洩出來。

另一原因就是孩子無足夠的控制力。這種情況在香港很普遍。很多父母對幼兒有錯誤觀念,以為孩子年幼,待其長大些才教導也未遲。孩子要發脾氣便由得他,咬人打人都不要緊,以為無甚殺傷力。其實,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。因為孩子的性格基礎在出生後數年已經奠定,包括待人接物、自制能力和自尊自信等。而父母讓孩子在三、四歲前放任他喜歡做甚麼也行,但到了三、四歲開始上學時,卻一下子要管制孩子的日常行為,結果會令他感到無所適從。

父母應自幼對孩子作出適當的管教,但強調不是跟孩子長篇大論,也不是要求他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孩子,而是父母要在的日常生活、待人接物和情緒困擾各方面作有效的指引。例如:孩子發脾氣,父母不是壓抑不准他發脾氣,但當孩子發脾氣至很厲害時,便要加以控制。父母可以鼓勵他,容許他哭,訴說不開心的因由。父母要對他表示願意聆聽及了解他,久而久之,孩子便學曉適當地抒發情緒。對於一個「超大碼BB」,父母若不加以理會讓其繼續下去,孩子的成長會停留在很稚嫩的階段。

13.「父母之道」究竟是甚麼?

有人可能會答「父母之道」是學習多些知識,把握正確培育子女的方法。答案當然是「否」。其實,「父母之道」離不開兩點:第一是父母與子女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,就有「父母之道」可言,因為父母與子女沒有感情基礎,子女根本就不會聽父母的一言一句。

第二是父母如何與子女建立感情?其實就是父母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子女的生命。換言之,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甚麼之前,首先要求自己做得到,即是以身作則。如父母認為子女脾氣差,做事欠條理,又或是處事主觀等,父母應要細心反思自己否也是這樣子呢?因為子女是父母鏡裏的影子,看見子女的性格如何,實際上也可能反映了父母本身的性格。在「父母之道」裏,父母要把握的一個很重要的智慧,即是無論子女孩子的脾氣、待人接物、品格、人際關係等,會多是從父母身上「有樣學樣」的。

14.三歲女兒生病後脾氣變得暴躁,經常「扭計」跟弟弟爭要抱,跟她解釋多遍都不聽。當兩個孩子一起「扭計」時,令我煩惱極了。我該怎樣做?

對幼兒來說,父母說多少遍不是最重要,最重要是要看幼兒能否真正做到適當的行為。換言之,很多時候父母是「自說自話」,但幼兒仍是做不到父母的要求。所以,「父母之道」的關鍵就是要看得透徹,製造機會讓孩子做到出來,否則只得個「講」字,幼兒不是蓄意不想做,而是她根本不明白父母所說的應該做的行為。

事實上,幼兒很多時的佻皮行為,目的是要吸引父母的注意。例如她因為爸媽照顧弟弟的時間較多,以致她產生嫉妒。如果女兒老是纏著爸媽,或時常「整古作怪」,其實是想父母多注意、多照顧她。若父母在這情形下只是說甚麼「你不乖,爸媽不疼你了」這些話,只會令女兒心內不安的感覺更大,結果造成惡性循環。

這位媽媽如要改善與女兒的關係,要先由親子關係入手。女兒可能從媽媽身上感覺到有不安,又或者她有情緒困擾。父母要做的是多跟她相處,相處的原則是給予她一些時間,而這些時間是開心的,而不是要說甚麼「不要這樣,不要那樣」。因為父母與幼兒相處時能令他們感到開心,他們會容易聽父母的話,及依照父母的說話去做。

15.我的女兒今年3歲多,現就讀幼兒班。她的專注力及表達能力都很好,唯獨是社交能力較差,與人相處時表現得很害羞和膽怯,因此她不太愛上學。父母怎樣才能提升她的社交能力呢?

三歲多的幼兒的社交能力的差異可以很大,有些會很喜歡與其他小朋友及成年人交往,但有些卻會表現畏縮。主要原因有三個:首先是他們「氣質」上的分別。「氣質」是指孩子的內在穩定性。「氣質」穩定的孩子比較安詳,也較容易接受陌生人和陌生處境。「氣質」不穩定的孩子比較情緒波動和容易受驚,也因此會較多抗拒陌生人和陌生處境。第二個因素是孩子的性格。性格內向的幼兒,比較害羞,外向的卻常會主動接近陌生人。第三個因素是孩子的生活習慣,經常接觸陌生人的幼兒,當然是比較習慣與陌生人相處。

因此,幼兒上學的表現也會有很大的差異。有些幼兒很喜歡上學,也有些對上學會感到焦慮。所以,父母必須了解自己的孩子,才不會過分焦慮和擔心,也不會疏忽了真正有問題的孩子。一般來說,如果親子關係良好,父母的婚姻關係也好,而孩子除了上學之外,也是很愉快的,他有心理問題的機會不大。反之,他則可能有心理困擾。

所以希望父母多從以上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幼兒。「父母之道」是要順其自然,按著孩子的特性和年齡作適當的栽培。父母可以給孩子多一點社交的機會,但若父母仍然感到困擾,或不肯定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困擾,則應該及早尋找專業的評估及輔導。

16.我的孩子三歲了,但他對父母經常「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」,懷疑他有自閉症,究竟自閉症有甚麼特徵?

一般三歲的孩子在說話、社交、人際關係等應已有很好的發展,而自閉症的孩子則在這幾方面有較多的問題:

- 說話能力:他們學習說話的時間比別人遲緩,他們可以說很多話,發音亦不錯,但他們只是「鸚鵡式」的說話。換言之,一個正常孩子如果能說這麼多話,他的說話會是有意思的。但自閉症的孩子則只是重複他所聽到的說話,是無意思的。這種情況很多時候要在孩子懂得說話時方能夠察覺,通常都會在兩、三歲以上。

- 理解能力:這個理解不只是說話方面的理解,他們對別人的手勢、表情方面的理解都有困難。這些孩子對父母的表情、身體語言不太明白,如父母張開雙手,表示想要抱他。一般孩子會有即時反應,但這些小朋友卻未必懂得,甚至完全無反應。

- 人際關係方面:他們喜歡我行我素,不理會別人。「自閉」的名稱來源與此有關。這些孩子常常不懂人情世故,表面看來,他們是有社交能力,但時常在人情世故上闖禍,如與別人玩遊戲時,他不會遵守遊戲規則,喜歡怎樣便怎樣。自閉症的孩子以為這樣做是代表參與,他是沒有惡意的,只是他完全沒覺察到別人的感受。

- 這些孩子的執著性很強,他們的日常生活、興趣、習慣、家庭佈置,以至自己的衣服鞋襪等全部的興趣都很狹窄。例如一定要穿那件衣服,用那一個枕頭,走那一條路,遇上與平日不同時,孩子會很顯得不安。他們有些行為,如搖頭、轉動自己或者是交叉手指,透過手指罅隙看東西等,這些很固執性行為都是自閉症的症狀。

17.父母如何幫助有自閉症的孩子?

如果懷疑自己的孩子有自閉症的問題時,父母先切勿灰心。相反,要面對事實,為孩子尋找適當診治及訓練才是最重要。很多時候,家長因為不能接受事實,自己安慰自己,以為孩子長大些時便沒事,結果往往拖延三數年才診治。由於這些孩子很容易養成一些不良行為習慣,父母愈早讓他們接受訓練,他們培養出良好行為習慣的機會便愈高。若延誤診治時間愈長,孩子不但失去接受訓練的機會,而且可能已經養成很多不良習慣。這些習慣一旦養成了,他們會執著去做,屆時要消除這些習慣是相當困難的一回事。

此外,如父母對這些孩子不加理會,孩子的潛能可能大打折扣。因為孩子雖有自閉症,但他們仍有一定的潛能。這個時候若不能好好打下基礎,將來很多訓練難以起作用。

父母若發覺孩子有自閉症時,除了正視事實,不要逃避之外,還要以放鬆心情去開解自己,為孩子找尋適當的診斷,作適當的安排,如特殊教育,政府在這方面提供不少服務。父母亦要有堅毅不屈的精神,因為訓練這些孩子需要很大耐性,切勿以為交給專業人士或老師去做便作罷。因為爸媽接觸孩子的時間較多,他們親自照顧這些孩子,所得的成效自然也較好。

18.六歲的兒子害怕叫人,他讀畢三年幼稚園都不肯跟老師打招呼。我擔心他日後怎樣與人相處?

對於一個六歲孩子來說,他們的性格對其影響很大。一個外向的孩子,父母要他唱歌跳舞及做甚麼都可以,但一個較內向的孩子,這個年紀還是相當害羞,家長不可以「摧谷」他。因為這樣反而令他很不自在,影響他的心理發展。父母要做的是給予孩子時間去適應。要緊記一點,孩子的性格及成長時間表不是每個人都一樣,有些孩子較內向,需要多一些時間去學習開放自己。

此外,孩子可能有很多不成理由的「藉口」,解釋為甚麼不肯跟人打招呼。父母若能真正明白孩子,有些問題根本不會再問他,及有些事情不會再強迫他做。請想一想,孩子有能力向父母解釋,自己因為內向怕羞,而不願意叫人嗎?當然他不能夠。

每個孩子都有獨特個性,與人溝通的方式也不一樣。父母應該不斷強化孩子的成長,讓他多些與其他小朋友相處,自小學習過一些群體生活,讓他建立一種深厚的友誼。兄弟姐妹的相處就是一個學習分享、競爭、排解紛爭的社化過程,父母要給予孩子製造多些機會,讓他學習建立這種等同兄弟姊妹式的人際關係。

19.我的孩子整天精力充沛,有時令人很煩躁。我擔心他是不是一個過度活躍的孩子?

近年,「過度活躍」這個名稱時常出現在各大小媒體,亦因此引起了家長的關注。以下是家長對「過度活躍症」常有的誤解:

1. 孩子的成長和表現是正常,不過父母誤解孩子的精力充沛、活潑可愛的行為子當作是「過度活躍」。
2. 孩子的成長和表現是正常,不過父母本身有情緒或心理困擾,根本沒精神及心力跟孩子好好相處,於是自以為  孩子患上了「過度活躍」症。
3. 孩子的心理反應是可以理解,因為父母對孩子有著過分的要求,如要求幼兒專心一致地做上兩、三小時的功課。幼兒做不到,父母便認定子女是「過度活躍」。
4. 孩子有行為問題,可能孩子有情緒困擾,以致做出搗蛋或破壞性的行為,但父母則誤以為孩子是「過度活躍」。

因此,父母不可以太早下結論,認為是孩子是「過度活躍」。相反,父母應該多反思以下幾個問題:

1. 孩子在不同情形下的表現是否一樣?過度活躍的孩子基本上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表現得過度活躍。如果孩子有心事,或者有情緒困擾,而不是過度活躍,他可能只是在某些情況表現反常,如在學校會很專心,在家裏卻判若兩人。過度活躍的孩子就算玩自己喜歡的遊戲,都是不能夠專心,一陣兒便會坐立不安。

然而,父母勿以溫習讀書作計算,因為孩子對溫習讀書是最容易覺得沉悶,因此要以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作準則。如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仍然不能安定坐下來,他患上過度活躍的機會會較高。如果孩子能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卻在其他情況表現過度活躍時,則要考慮孩子是否因其他問題而導致有異常的行為表現。

2. 家長要反思自己的情緒狀況:自己是否經常心情煩躁,內心充滿困擾或不開心的情緒?如果是這樣的話,父母要先面對及處理自己的困擾,因為他們的情緒困擾會直接影響身邊的子女。

3. 家長要反思親子的關係:如果親子關係良好,孩子較少理由去做出很過分頑皮的行為。相反,親子關係不好,孩子經常會在父母面前搗蛋。

父母要反思以上的問題,才能下適當的判斷。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,就是父母很容易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,如孩子是正常的,根本沒有過度活躍,但父母自己情緒低落,心煩意亂,所以一廂情願地認定孩子是過度活躍,於是父母的反應就更加煩躁,對孩子嚴聲責罵。結果孩子又會產生負面情緒,做出對抗父母的行為,如是者惡性循環。

20.怎樣判斷子女是否資優兒童?

孩子若是一個資優兒童,他們會有以下的特徵:
1. 孩子的成長速度會比其他同齡孩子快一步,特別是言語、閱讀的發展,及好奇心的表現。
2. 孩子樣樣事情會比同齡孩子多一些,如多些好奇心、多些說話、多些活動。

總言之,他們是比同齡孩子的發展快些、好些及多些。如果孩子有這些特徵,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可能是一個資優兒童。父母要證實孩子是否真的資優,可以為孩子做一些智能評估或智能測驗,因為智能是孩子資優的一個重要指標。但父母必須留意孩子的其他方面,如音樂、藝術,以至孩子的性情等。父母需對子女有全面了解,才能作出適當的配合來發揮孩子的潛質。